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学习园地

从百年党史解读三个历史决议

中医学院(仲景学院)    2022-03-01 15:39:00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百年党史来看,三个历史决议诞生于不同时期,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三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三个历史决议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都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团结人民奋斗、推动开创未来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三个历史决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都是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都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都是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权威教材。三个历史决议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只有把三个历史决议用百年党史贯通起来解读,相互对照,相互比较,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历史决议,尤其是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理论创新和重要意义。   

一、三个历史决议的共性特征

从历史背景看,三个历史决议都诞生于重要的历史关头

第一个历史决议诞生于全民族抗战即将胜利的1945年。延安整风运动中出现了一些对重要历史问题的严重争议、思想斗争过火等问题,引起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他不仅在与党内同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意见,先后在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中央党校等不同场合、不同范围,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他还要求组织高级干部学习研究历史上党内路线斗争的相关文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讨论和对错误路线的深入批判,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党史上的路线是非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解决党的历史问题也就时机成熟了。第二个历史决议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党内外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但怎样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问题,尤其是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党内分歧严重,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党中央认为,要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完成拨乱反正,必须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所走过的道路,并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第三个历史决议诞生于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正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之严峻、问题之复杂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亟须对党的百年历程进行系统总结和全面检视,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从主要内容看,三个历史决议都对以往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总结

第一个历史决议近2.8万字,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24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历史作了简要阐述。第三、四、五部分总结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出现的“左”倾、右倾错误,着重阐述了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全面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第六部分讲明了对待党内历史问题的科学原则和态度。第七部分对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进行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第二个历史决议约3.4万字,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第二部分“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第三部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第四部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五部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六部分“历史的伟大转折”;第七部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第八部分“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决议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评价;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探索新实践。第三个历史决议3.6万余字,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第二部分“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第三部分“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

从起草过程看,三个历史决议都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全党的集体智慧

1944年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由任弼时同志主持。决议稿以毛泽东同志1941年写的《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作为初始基础,起草工作历时15个月,数易其稿。毛泽东同志作了7次修改,并将题目定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高级干部对初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并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其中多数被采纳。1979年11月,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小组成立。决议稿以叶剑英同志的国庆30周年讲话为基础,历时20个月。1980年9月,决议初稿完成,首先提交给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讨论后的修改稿,又提交给党内4000多名高级干部进行讨论,接着是小范围40多人的讨论。1981年6月1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原则通过后,交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分组讨论了8天时间。中央还邀请党政军机关、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及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部分老同志座谈,征求他们对决议稿的意见。2021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4月1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9月6日,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经反复研究推敲,对决议稿作出547处修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形成了提交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决议稿。

从目的效果看,三个历史决议都客观公正地对党的历史作出了科学评价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和时局》中谈到“关于研究历史经验应取何种态度问题”时指出:“中央认为应使干部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同时对于历史上犯过错误的同志在作结论时应取宽大的方针,以便一方面,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又一方面,能够团结一切同志,共同工作。”第一个历史决议在总结党内思想斗争时,没有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办法,而是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秉持问题而非责任的导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分清主流和支流,不简单草率地否定一切。第二个历史决议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时,认为虽然发生了严重错误,但成就还是主要的,这就明确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决议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作了科学分析和深刻批评。同时,决议将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的罪恶活动区别开来;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作为时间概念的“文革”时期区别开来;将摒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同继续进行各方面的斗争和发扬革命精神区别开来。邓小平强调:“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前两个历史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指出:“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关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前两个历史决议、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过大量论述,都郑重作过结论。这次全会决议坚持这些基本论述和结论。”这充分体现了三个历史决议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思维,也是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

从守正创新看,三个历史决议都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个历史决议在总结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时,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决议第一次从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决议虽然没有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的名称,但是多次高度评价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明确提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这个概念,强调:“到了今天,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决议事实上承认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第二个历史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又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和“右”的错误观点。决议从六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如何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归纳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决议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与第一个决议遥相呼应。第二个历史决议还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作了深入分析,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并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作了十个方面的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要着力解答的问题,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历史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十个明确”。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庄严宣告“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体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展现了我们党推进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伟大实践的历史担当,宣示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定决心。

从价值取向看,三个历史决议都具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鲜明导向

1942年4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第一个历史决议开创了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先河,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题,为全党提供了认识党的历史和分歧问题的政治依据和评判标准,提供了如何明辨是非的基本方法,取得了消弭分歧、统一思想认识的重大功效。第一个历史决议原本是准备提交党的七大讨论的,后来改为提交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审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样可以避免大会把重心放在历史问题上”。决议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决议真正起到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站起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考虑一样,第二个历史决议提交党的十二大之前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力求在十二大前的中央全会上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作一个结束。十二大就讲新话,讲向前看的话。”这种“向前看”的鲜明导向,使决议为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奠定了重要基础。实践证明,第二个决议堪称努力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治宣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进入了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全面总结历史,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第三个历史决议同样具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鲜明价值取向。决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13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它是新时代“强起来”的政治宣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历史思维看,三个历史决议都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待党的历史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条很重要的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都因此而成为建党以来最为重要、权威的历史文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熠熠光辉,是我们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三个历史决议纵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都采用了坚定的人民立场、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辩证的分析方法来评价建党以来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来总结历史问题、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三个决议都堪称坚持正确党史观的光辉典范。

从政治品格看,三个历史决议都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持续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崇高品格。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平凡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体现出积极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高超水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雄厚底气。正是因为有了第一个历史决议对三次“左”倾错误的深刻认识,有了思想路线上的深刻总结,才有了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才有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政权的建立。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我们党自身,包括领袖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郑重的态度,敢于承认,正确分析,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使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实现了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能力的整体性提升。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入研究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把“坚持自我革命”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

二、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特点

内容聚焦成就经验

第一个决议总结建党24年来的历史,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时期党的历史。第二个历史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的历史,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32年的历史。第三个历史决议精辟地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个全局性、全景式、浓缩式的党史大纲,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三重维度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同时,第三个决议把百年党史放置到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史中去考察与衡量,历史视野更为宏阔。前两个历史决议聚焦历史问题,总结历史教训,解决历史争议。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基于此,这次全会决议要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把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历史经验讲得更清楚更透彻,因而更加鼓舞人心。

总结历史重点突出

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的历史,前两个历史决议已经作过系统总结;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时党中央都进行了认真总结。因此,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已有总结和结论的基础上对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史时期进行了概述,而把重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决议全文3.6万多字,而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超过一半的篇幅,达1.9万多字。第三个历史决议从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议进行说明时所强调的那样:“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始终牢记根本问题

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个根本问题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些重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扫除了阶级的、制度和社会条件的障碍;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进一步证明了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个历史决议序言的第一句话,就从“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讲起,而结束语最后一段话,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伟大号召:“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首尾呼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主题,成为贯穿第三个历史决议内容的主线。党的百年奋斗始终围绕这个主题而磅礴展开,创造辉煌成就,积累历史经验。

党史分期主线分明

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党史分期问题一直是一个在不断探索中逐步深化认识的焦点问题。因为分期问题不仅涉及其专业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主题、主线和阶段性特征等基础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于百年中共党史及其各个阶段的总体认识和评价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第三个历史决议将百年党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议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决议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既脉络分明,又主线突出。第三个历史决议重视对各个历史阶段的清晰界定。比如,前两个历史决议都用“八年抗战”的提法,而第三个历史决议增加了“九一八事变后”这句话,使抗日战争时期由八年变成十四年,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再比如,对抗美援朝,第二个历史决议只是一笔带过,而第三个历史决议则用一段话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新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实践成就概括精准

第三个历史决议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实践主题来分析四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及其主要矛盾,把握四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并以四个“伟大飞跃”来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理论成就把握到位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第三个历史决议完整地呈现了我们党自觉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对“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第三个历史决议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三次理论飞跃加以概括,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概括既集前两个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之大成,又是在百年党史、新征程开启的新的历史关键点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的明晰标示。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经验结晶弥足珍贵

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瞬间,但所积淀的历史财富却足以永恒。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高度概括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这“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它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是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这些经验饱含着成功和失败,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历史规律的昭示,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两个确立”意义重大

第三个历史决议对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深刻阐述。这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来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两个确立”是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正确决策,体现了一个成熟政党的历史自觉。无产阶级的政党要把党建设得坚强有力,在组织上必须有成熟、强有力的中央领导核心;在思想理论上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行动的必然遵循,体现了一个成熟政党的理论自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展现了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伟大抱负、崇高志向、恢宏气魄、远见卓识、雄才伟略,充分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两个确立”是我们党百年成功经验的继续实践、革命制胜法宝的有力传承,体现了一个成熟政党的实践自觉。

世界意义更加突出

前两个历史决议更多的是针对党内国内,总结经验教训。而第三个历史决议在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不仅从党和中国人民、党和中华民族、党和马克思主义、党和时代的关系出发,而且胸怀天下,从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世界意义:“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面前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拓宽了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道路,在总体上提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上深刻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使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不仅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宽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而且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为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