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简介
中医学院(仲景学院) 2021-07-15 12:01:25
一、教研室概况
★195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建校之初,《中医诊断学》为中医学的基石课程;
★1976年成立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2002年更名中医诊断学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被遴选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2009年成立中医诊断学研究所;
★2013年成为一级学科覆盖下的省级重点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8年更名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020年成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
★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承担全校《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实训》、《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误诊学》、《中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等课程教学任务。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老前辈王国斌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赵文霞教授为河南省教学名师;和贵章、王国斌、赵文霞教授现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分别建立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和贵章工作室、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国斌工作室、国家级名老中医赵文霞工作室。前辈们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力较大。
在历届前辈的引领下,教研室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注重人才培养,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经过多年的建设,已逐渐形成了医教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
二、特色与优势
经过教研室多年的凝练,目前有“证候智能信息化研究”、“常见病证辨证规律研究”、“妇科病辨证规律研究” 等3个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教研室专兼职成员12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缘结构合理,分别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目前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3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占58%;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后2人;具有硕、博士学历的高学历教学科研人员占92%;硕士生导师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
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逐步突出三大特色:
特色一、“教学名师、教学标兵”引领教学科研;
特色二、中医诊断学教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特色三、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建设与名老中医工作室相结合。
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逐步突出三方面优势:
优势一、教学优势: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力度较大,充分发挥中医诊断学学科在中医教育中的根基性作用;较早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完备,项目支撑有力。2017年《中医诊断学》获批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2018年获得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2019年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年获批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优秀教学课程;中医诊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先后评为2020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优势二、科研优势:主持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省级科研项目等;获得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实力较强。
优势三、临床优势:主持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建立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教师临床业务能力强,在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诊治上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培训社会技术人员。临床促教研,教研促临床。
三、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简介
车志英教授,医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中医药大学首届“仲景教学名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中医诊断学学位点负责人,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国斌工作室负责人,兼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中医诊断学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常务委员,世中联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论著10余部;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一等奖2项;获厅级教学成果奖4项。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8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省级教学课题3项。
四、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目前有3个稳定的学术方向,即“证候智能信息化研究”、“常见病证的辨证规律研究”、“妇科病辨证规律研究”。
1证候智能信息化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中医诊断学典型证候为切入点,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智能等技术支持,以临床常见疾病为突破点,建立四诊信息调查表和中医病例信息数据库平台,运用智能信息处理的方法对临床病-症-证-方药进行关联性分析,构建证候的判识模式,并结合诊疗规律的知识提取,进而探索其病证的诊疗规律及模型。
本学术方向带头人为车志英教授。
2常见病证的辨证规律研究
本研究方向针对中医取得可靠疗效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疾病与证候相关研究,运用医学统计处理等技术,探索证候特征形成的病理基础或演变规律,提出适宜于临床诊疗需求的辨证方法。为进一步丰富中医药诊疗思想,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本学术方向带头人为谢文英教授。
谢文英,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首届“仲景教学名师”,原第八批中医诊断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医诊断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分会中医诊断学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研究领域:中医诊断学专业及中医临床;研究方向:常见病证的辨证规律研究。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论著40余部;获发明专利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厅局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项;主持河南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
3妇科病辨证规律研究
本研究方向采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应用医学统计学、影像学、医学实验等技术,研究月经不调、多囊、卵巢早衰、不孕症等妇科常见疾病证候分布规律,并探索其生理、病理机制,为妇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以促进中医诊断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本学术方向带头人为王常海副教授。
王常海,博士、博士后,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常委等。
曾获得河南中医药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省级、厅级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项、省部级科研鉴定3项,厅级成果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在教学、科研的同时,坚持开展临床工作,在内、妇、儿各科疾病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五、科研情况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依托学校及基础医学院教学科研平台,近5年来,教研室获各级教学、科研项目2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优秀教学课程等省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及其他项目9项,共获科研经费150余万元。获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其中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厅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厅级科研成果奖1项。专利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教学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
六、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1学生培养
教研室通过《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实训》、《中医理论基础》等课程,充分结合课堂思政的理念,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专业培养。除课堂教学之外,教研室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训课程、临床见习等方式,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保障。积极参与教材编制,参编国家级教材10余部,参与并完成在线开放课程4项,其中省级2项、校级2项。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远志杯”首届硕士生学术论坛获得一等奖1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校级优秀毕业生3人。
2教师培养
教研室采取多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力争打造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临床人员和基础研究人员相结合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专业化、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依托学校及院部政策,制定本教研室内相关培养措施,大力扶持培养名师,车志英、谢文英2018年度获河南中医药大学首届“仲景教学名师”称号;车志英获河南省教育系统2018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教研室重视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选拔,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视,坚持 “传、帮、带”的传统,责任到人,全程指导,定期座谈,具体到课之讲授、论文之撰写、课题之申报等,开展青年教师培训班,并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来我教研室进行专题讲座等。每年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幷出国讲学,重点培养后备学术力量。
鼓励教研室老师参加各个级别、层次的教学比赛,不仅为其提供展示平台,也促进了其教学能力的提高。青年教师程凯2019年度获基础医学院第十七届教学大奖赛一等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十七届教学大奖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2019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2020年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整体教师队伍素质较高,车志英、谢文英、王常海、何磊、程凯先后获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张良芝、樊尊峰先后获校“文明教师”称号。
3教师简介
张良芝,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河南省睡眠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全科分会常委,现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医常见病证的防治及辨证规律研究。近年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教育教学等课题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与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厅局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10项,获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在国家级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8部。
何磊,男,副教授。研究生/博士。现任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医诊断学重点学科秘书、中医诊断学学位点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黄帝内经研究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常见病证的辨证规律研究。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养生》、《中医经典选读》等课程。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参编著作5部,通过省级鉴定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厅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获得河南中医药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樊尊峰,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博士。师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王国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黄帝内经研究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证候智能信息化研究。从事养生及中医诊断专业多年,授课经验丰富。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医经典选读》、《中医养生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程。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项,参编著作5部。近年来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参与各级课题多项。
崔利宏,女,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博士。研究方向为常见病症的辨证规律研究。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养生学》、《中医经典选读》等。参与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编著作10余部,在期刊发作论文20余篇。
程凯,女,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硕士。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教学标兵。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现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参编教材及著作3部,其中副主编2部,获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刘燕,女,湖南岳阳人,研究生/博士,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现从事证候的生物学基础,方证对应的生物学内涵等相关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现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1项,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科研、教学课题3项。
卢旻,女,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常见病症的辨证规律研究,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王松鹏,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师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王国斌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国斌工作室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眩晕病委员会委员。现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参编教材及著作3部。
4社会人才培养
教研室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国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联合,开展王国斌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培训班;教研室参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红会送医计划”,开展授课与义诊活动等,培训社会技术人员受益800余人。
七、学术交流与合作
教研室非常重视学术交流,现为河南省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为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选派教师参加教学专业技能等培训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每年度均派出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8人次,提高科研水平;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马来西亚进行教学与访学,促进国际合作交流;选派2位高级职称教师,分别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博士后证书,增进国内院校合作交流。近年来参加学术交流50余人次,多位老师被国内学术单位、科研机构、企业等邀请外出讲学。加强和兄弟院校就中医诊法与辨证方面的技术合作,如立项与合编教材等,参与教材编写10余部,参与网络平台试题库建设等。
近年来,教研室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第十六次学术年会;成功举办了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医特色诊法研修学术会、河南省中医诊断分会第二届大会暨《中医诊断常见疾病的方法及辨证思路》学习班;教研室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国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联合,成功举办了国家中医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王国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修班”(项目号:T****1614028),“王国斌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修班”(项目号:T****1601025),“王国斌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传承研修班”(项目号:T****1601313)等,邀请国医大师、长江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等国内相关较深造诣的知名专家来我校及教研室讲学,会议举办旨在提高初、中、高级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辨证论治技能,进而提高了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在国内和省内的学术影响力。
八、平台建设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依托学校及基础医学院教学科研平台,拥有中医诊断实训室4间,可供四组120名学生同时开展实训教学,可使用实训室面积500㎡,教科研用书计100余册,实训室现有四诊仪、舌诊仪、脉诊仪、经络诊断仪、多媒体设备等,约180余万,教学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教室网络全覆盖,有小班智慧教室,可以满足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智慧化教学工具的课堂需要。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中医诊断学实训课程》开课率100%;2018年起在中国大学慕课开展线上课程(中医诊断学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home.htm?userId=11****4952#/home/course),2019年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已建成与时俱进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团队,各项科研基础条件良好,能满足中医诊断学科研需要。